
![]() | 第86屆大會 (2018)邱勇教授榮譽理學博士 |
「光」字,早見於甲骨文,上面的部件是個「火」字,下面的部件像一個跪坐的人形。東漢許慎撰作《說文解字》,認為「光」字「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火在人之上,取其光明照耀之意,為人類帶來光明,帶來希望。普羅米修斯冒著極大風險,甘願觸怒宙斯,從上天偷取了火種,為的就是給人類帶來光明。古人以火取光,今人科技進步,取光不必依賴火,也用不著冒險從上天偷取火種。我們已有的多種技術,能發光發亮,照耀眾生,不僅應用在地球上,甚至能用於天上,帶到太空。有機發光顯示技術,就是屬於這些當代先進技術的一種。
邱勇教授是有機光電材料研究的專家,長期致力於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研究,研究重點包括有機半導體材料、有機電子學基礎理論、有機發光顯示材料和器件。
邱教授祖籍四川榮縣,1964年7月出生。1983年考入清華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系,本科畢業後,免試攻讀該校化學系研究生。1994年博士畢業,留校工作。從化學系輔導員開始做起,歷任化學系系主任、理學院副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副校長、校黨委常務副書記等職。2015年,邱教授獲任命為清華大學校長,管理這所著名的百年學府,培養人才,面向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任重道遠。從當年剛踏入校園尋夢的學子,到今天帶領全校師生尋夢的校長,邱教授一直都在母校學習工作,至今剛好三十五個年頭,可謂名副其實的「老清華」。
邱教授在博士畢業後兩年,選擇了有機發光顯示技術作為研究課題,踏出了學術生涯重要的一步。有機發光顯示技術,英文簡稱為「OLED」,是一種全固態的發光器件,既有高亮度、高清晰度等來實現高品質圖像,又有柔性的一面,具有輕便的優點。目前用於電子產品、家居等產品,提升生活享受,預期未來更將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也應是創造人類美好未來的前瞻技術。因此,這種技術又喻為「夢幻般的顯示和照明技術」。邱教授當年以這種新興技術作為研究方向,認為有機發光顯示技術有無窮的研究潛能和應用價值,對社會、對國家都有幫助,獨具慧眼,別出心裁,立志高遠,啟夢未來。
邱教授致力促進科研、材料開發、成果轉化,開創了新型交叉學科研究,把實驗室和企業研發平台整合起來,打通了科研通向產業化的道路,口碑載道,譽滿士林。邱教授培育後輩,對莘莘學子循循善誘,啟迪人心。科研的創舉、教學的熱情,為他帶來許多榮譽,獲獎無數,如2003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7年榮獲教育部全國模範教師稱號、2011年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等。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邱教授在2015年3月就任清華大學校長,九個月後,即同年12月,就來訪本校,續簽兩校學術交流協議,鞏固雙方在多個領域的合作,延續過往三十年兩校緊密的合作關係。由此足見,邱教授對兩校所建立的優良傳統,尤為重視和支持。邱教授於2017年6月再次來訪本校,為雙方共建的「中國經濟聯合研究中心」主持成立典禮,接受本校理學院榮譽教授聘書,並出席「清華-中大聯合交響之夜」聯手演出,跟兩校師生歡聚一堂,體現了兩校情誼之深,為人津津樂道。
邱教授言傳身教,春風化雨,孜孜不怠,力求突破。提倡交叉學科研究,推動學術和產業的結合,帶動社會新風氣,視野高遠,胸襟廣闊,海納百川,故能成其大。為學為人,充分體現了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身體力行,躬先表率。監督閣下,為表揚邱教授在學界和社會的卓越成就,本人謹恭請監督閣下頒授榮譽理學博士銜予邱勇教授。
此讚辭由鄧思穎教授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