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66屆大會 (2009)伍步高博士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
香港的高等教育,近年來有長足的進展,其成就不但勝過許多城巿,也超越了許多國家;其中香港中文大學在短短的四十五年內所展現的氣象,尤其令人矚目。
香港只是一個城巿,不是一個國家,面積只有一千一百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七百萬,在高等教育的領域有如此驕人-甚至驚人-的成就,大致有三個因素:大學師生的努力;政府的支持;各方善長的捐獻。以劇院的成功演出為喻,大學師生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是台前活動,是觀眾目光的焦點所在;各方善長的捐獻是幕後善舉,常在觀眾目光外完成。然而,幕後善舉和台前活動一樣,對香港高等教育的發展同樣重要;香港中文大學有今日的地位,各界善長多年來的捐獻,是重要原因之一。現在,中文大學要表揚的伍步高博士,正是這樣傑出的一位善長。
伍步高博士是香港著名的慈善家、企業家,於一九七八年加入永隆銀行,同年獲委任為常務董事,一九八二年當選為董事長,一直擔任永隆銀行董事長兼常務董事至二零零八年。伍博士在加拿大蒙特愛立森大學和新布朗斯維克大學畢業,為加拿大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他曾獲多項殊榮:一九八九年獲母校新布朗斯維克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一九九七年獲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委任為客座研究教授,二零零五年獲母校蒙特愛立森大學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二零零八年獲香港浸會大學頒授榮譽工商管理博士學位,現為香港銀行學會資深會士、香港加拿大商會董事局成員及華商會所名譽會友。
伍博士熱心社會服務,在香港和加拿大均擔任不少公職,尤其關心教育事業,於一九九三年至二零零六年出任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及諮議會司庫,曾任嶺南學院校董和嶺南大學諮議會成員,並於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八年任稅務委員會委員。此外,伍博士曾任永隆銀行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主席,現為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秘書。
提到永隆銀行,不能不提伍步高博士的父親伍宜孫博士。伍宜孫博士是永隆銀行的創辦人,也是香港金融界的中流砥柱,直接參與並見證了香港銀行業的發展。永隆銀行於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在香港文咸東街三十七號開業,資本總額為港幣四萬四千五百元,經營找換、匯兌、存款、各埠來往、代客買賣股票、黃金及國內公債等業務,成績按年遞增。一九七三年,位於德輔道中連貫干諾道中的總行新大廈落成。其後多年,分行在各地紛紛成立;到二零零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銀行的資產總值增至港幣九百三十億元;也就是說,七十四年內,資產總值增加了兩百多萬倍。從永隆銀行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伍宜孫博士及其家族的企業家氣魄。二零零八年,也就是永隆銀行成立七十五周年,永隆的分行已增至四十二家,職員總數超過一千六百人,提供全面銀行服務。伍宜孫博士,不但是卓越的企業家、銀行家,對香港的經濟、金融有鉅大貢獻,也是有名的慈善家,本著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宗旨,多年來一直回饋社會,關懷社群,在慈善界嘉名遠播。
伍宜孫博士的哲嗣伍步高博士,繼承了父親關心桑梓、造福社會的崇高精神,多年來也積極捐貲助學,希望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伍博士任永隆銀行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主席和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秘書期間,一直勞力勞心,表現了罕有的奉獻精神,透過基金會捐助本港和內地不少教育機構、社會福利機構、醫院,建樹良多。一九九五年,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慷慨捐貲,重建佛山巿順德區伍仲珮紀念醫院。該醫院獲基金會捐獻後,成為順德區唯一以精神醫學為主的專科醫院,也是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二零零六年,伍步高博士和家人為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的研究生設立「伍宜孫獎學金」,以支持該院的研究、教育和管理工作。伍博士家族和基金會對教育和社區建設計劃貢獻傑出,深受社會各界尊崇。
此外,伍步高博士、其父親伍宜孫博士及家族成員多次捐貲,支持香港中文大學和本港其他高等教育院校的發展,貢獻卓著。早於一九七三年,伍宜孫博士昆仲已經慷慨解囊,設立「永隆銀行發揚中國文化基金」,資助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和出版計劃,其中包括中英翻譯期刊《譯叢》。《譯叢》由高克毅先生和宋淇先生創刊,多年來發表中英譯界中出色的譯作,譯者來自香港、台灣、內地、海外,其中不乏碩學、名家;所譯作品遍及古今,包羅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等體裁,對翻譯界、漢學界影響深遠。今日,跨文化研究、跨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國際學術界主流。在主流濫觴前,香港中文大學遠矚高瞻,獲「永隆銀行發揚中國文化基金」支持,創辦高質量的期刊《譯叢》,在推廣中國文化方面居先河地位,伍步高博士、伍宜孫博士以至伍氏家族實在功不可沒,值得翻譯界、漢學界以至整個文化界敬仰。
三十多年來,伍步高博士與家人以及基金會對中大的學術發展一直惠予支持,尤重視醫學研究。二零零七年,伍宜孫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秉承伍宜孫博士伉儷弘德育才的崇高理想,捐贈鉅款,俾中大成立伍宜孫書院,對中大貢獻至鉅。
為了表揚伍步高博士對香港高等教育,尤其對香港中文大學的卓越貢獻,本人謹恭請主席先生頒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銜予伍步高博士。
此讚辭由黃國彬教授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