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70屆大會 (2011)朱銘博士榮譽文學博士 |
「改變。我一直在改變。」這句話給某些人掛在嘴邊,已讓聽者無動於衷;但由蜚聲國際的雕塑大師朱銘博士平實地說出來,郤能激盪人心,因為朱博士身體力行,說得出,做得到。朱博士認為,藝術家要突破,要創新,就必須求變。「變」,成了朱博士的藝術寫照;朱博士不變的,是一直求「變」的信念。
朱博士一九三八年生於臺灣苗栗通霄,十五歲拜同鎮的李金川為師,學習雕刻傳統工藝品及繪畫,打下雕塑藝術的良好基礎,開闢日後的成功路途。朱博士不足二十歲就滿師,其後創辦雕刻工藝品事業,開了工廠,也收了徒弟,事業蒸蒸日上。忙碌的同時,朱博士開始思索如何方能自在創作,不受他人牽制,也不受金錢羈絆;最後毅然決定:不做工藝生意人,立志成為雕塑藝術家。一九六六年,以作品〈相悅〉獲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雕塑部優選獎;翌年以〈久別〉獲第三名。
朱銘三十歲時,設法闖進藝術創作的領域,攜同心愛作品向雕塑大師楊英風叩門,彼此暢談了兩小時,終獲楊英風收為學生。楊英風特為原名「朱川泰」的朱博士取了一個新名字——「朱銘」,標誌朱博士由「工藝師」蛻變為「藝術家」。朱博士深受楊英風著重精神、靈性的創作理念所影響,銘記楊氏「丟」的儉樸道理,拋開手上已臻精湛熟練的技法和心中固有的形式,作品遂擺脫寫實而神韻不滅。一九七六年,朱博士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行首次個人作品展覽,一鳴驚人,各界佳評如潮,參觀者眾,館方需將原定五天的展期延長至一年,確立了朱博士的藝壇地位。同年,朱博士榮獲中國文藝協會第十七屆「文藝獎章」、第十四屆「十大傑出青年」榮銜、第二屆國家文藝獎。
儘管初試啼聲就取得空前成功,朱銘博士並沒有拘囿於鄉土風格的創作,反而逐步發展出日後名聞遐邇的「太極系列」。這項新的嘗試,源於楊英風的示。楊英風認為朱博士個子瘦小,身體又不算太好,應該練太極拳。於是,朱博士為健身而日日練習太極,自然而然就把太極精神在雕塑中體現出來。一九七七年,朱博士首次在海外個展,就有二十八件木雕的「太極系列」作品,於東京中央美術館展出,贏得日本藝壇的高度評價。然而,臺灣文化界對朱博士的創作風格轉向,有極大的爭議,但楊英風老師全力支持弟子,鼓勵朱博士「要這樣走才對!」朱博士本人也堅持自己的「變」,無畏地開創獨特的新風格。
一九八零年,朱博士應邀參與香港藝術節,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個展,在本地文化界產生了空前的震撼。朱博士雖然在亞洲聲名鵲起,郤沒有以此自限,同一年就隻身遠赴美國開創新天,在紐約的小車庫中,克服了材料與場地的種種問題,發展全新的「人間系列」創作。作品首度在漢查森藝廊展出,結果藝廊老闆稱之為「奇蹟」!因為第一次在紐約展出的藝術家鮮能賣出作品,況且這位藝術家在美國不見經傳。從通霄到台北,從台北到紐約,朱博士的創作一再突破。《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曾如此評析朱銘的創作:「他原先的鄉土題材是『臺灣』的,『太極』是『中國』的,到了『人間』,是『國際』的。」
「人間系列」以個體或群體塑像表達,刻畫浮生百態,主題包括三姑六婆、運動、降落傘、排隊、三軍、裙的故事、第三代、科學家、游泳、囚、立方體等,從彩繪木雕到陶土、海綿、青銅、不銹鋼等多元媒體創作,都反映了朱博士不斷嘗新、迎接新挑戰的精神以及「藝術即修行」的美學領悟。朱博士喜歡以不同的材料創造意想不到的效果,並藉此擺脫某些材料的限制,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朱博士指出,藝術「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本性和風格這個沒有人能教你,是內心的問題,需要修行。」「修行不是如一般所說的研究,而是向內在去開發,有時也把自己放空。」讓藝術明心見性,自然水到渠成,發揮真我潛能。
朱博士的創作成果豐碩,曾於亞、歐、北美許多大城市展出,奠定了他在世界藝壇的地位。部分作品亦陳列在各大城市的公共空間。這類展品,以香港的數量最多,本校圖書館前亦擺設了朱博士的「太極系列」作品〈門〉。四年前雕塑獲朱博士重新命名為〈仲門〉,並親筆題字,意義深遠。
〈仲門〉是中大校園的重要地標,一九八七年揭幕。同一年,朱博士另一重要意念──一座戶外雕刻美術館──誕生:經過十二年籌劃、建設,「朱銘美術館」於一九九九年在台北開幕,整個山頭滿佈朱博士的作品,讓參觀者無間地感受藝術家的精心傑作與大自然相互呼應的妙趣。該館以推廣雕塑教育及兒童藝術教育為使命,十二年來對台灣的藝術教育及文化傳承貢獻良多。
朱博士成就非凡,廣受讚譽,一九九八年獲香港霍英東基金會頒發霍英東獎,二零零三年獲臺灣天主教輔仁大學名譽藝術博士銜,二零零四年獲日本岐阜縣美術館「空賞」和臺灣行政院文化獎,二零零七年獲第十八屆「福岡亞洲文化獎──藝術‧文化獎」。
這位只受了五年學校教育的藝術家,三十八歲才舉辦第一次個展,就一舉成名,此後精益求精,把傳統與現代、民俗與學院、材料與技法所有的界限一一打破。朱博士一直在改變,創作路上屢破屢立,作品充滿生命力,滿載藝術語言,激發深遠的思考,開一代雕塑風氣,成就非凡。同時,朱博士致力推動藝術教育和藝術品修護,對發揚藝術和文化傳承有傑出貢獻。謹恭請監督閣下頒授榮譽文學博士銜予朱銘博士。
此讚辭由黃國彬教授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