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Content Pane
Congregation
小字型 normal text size 大字型
主内容开始

Helga NOWOTNY教授

第92届大会 (2023)

Helga NOWOTNY教授

荣誉社会科学博士


赞辞:

科研塑造现代文明,并影响人类未来的命运。但若要科研行稳致远,社会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资金、知识、和智慧。

没有资金,设立科研设施及培育顶尖人才只会流于空谈,遑论通过科研积累知识,更不要说追求创新。此时此刻,世情纷乱不宁,社会盘根错节,我们更需要智慧导航。科学家在实验室工作时,往往疏于观察所处的社会环境,亦没有就其科研成果对社会的影响作出评估。现实生活中,科学与社会科学、伦理学和科研政策往往相互交织,浑然一体。

今天的荣誉学位受领人Helga Nowotny教授,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在推动科研发展方面,别出机杼,还通过领导欧盟研究资助计划,培育后进。Nowotny教授为欧洲研究理事会(ERC)前任主席和创始成员,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科学技术学(STS)荣休教授。

在悠长的教研生涯中,Nowotny教授在她专注的STS范畴内的贡献,光芒四射;同时,她的研究亦涉猎法律及社会学等层面。除积极参与欧洲科学和创新的工作,教授更协助欧盟成员国制定这方面的政策。2007年起,她成为ERC副主席;2010至2013年,她更肩负主席重任。ERC在2007年成立,前身为欧盟的Horizon Europe计划,用以支援区内前沿研究,教授为计划发起人之一。此前,她曾担任欧洲研究谘询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在成立ERC时发挥了关键作用。

作为ERC创始人和主管,Nowotny教授为组织广纳贤士,拟定资助策略,尤以支援杰出青年学者的前沿研究为己任,援助层面更涵盖社会科学和人文学。2007年以来,ERC已资助了越12,000个项目和10,000多名科研人员,受益研究单位达850个以上;这些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包括12位诺贝尔奖得主。

Nowotny教授的STS背景,使她更容易聆听到科研人员所需,体会他们的工作环境,以及洞悉研究项目对社会的贡献。她这方面才华洋溢,备受青睐,获邀出任众多个公共机构和谘询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外籍成员,其一的殊荣为向诺贝尔奖委员会提名;柏林Falling Walls基金会董事会成员,致力资助跨国和跨学科的创新科研项目,尝试将科学、商业和社会连结起来;奥地利下议院成员;及维也纳科学顾问委员会辖下复杂性科学中心主席等要职。此外,她还担任「林道诺贝尔奖得主大会」理事会的副主席;大会是一个世界顶级、跨世代、跨学科的知识交流平台。

在资助科研和厘定相关政策方面,教授的贡献备受赞扬,其卓越成就亦彰显于她的研究成果和着作。她最近耀眼夺目的英文着作是《我们信任的人工智能:预测演算法的力量、幻觉和管控 》(In AI We Trust : Power, Illusion and Control of Predictive Algorithms)。这本书剖析了人工智能 (AI) 的功效,及其与人类纠结不清的关系。教授认为 AI为人类开创崭新天地,未来属于「数字世界」,横跨不同「数字境域及时空」。着作根据教授对 AI不确定性的深入研究,阐述它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教授其他的着作包括:《狡猾的不确定性》(The Cunning of Uncertainty),被《金融时报》列为2015年最佳书籍之一;与Giuseppe Testa合着,于2011年出版的《裸露基因:在分子时代重塑人类》(Naked Genes:Reinventing the Human in the Molecular Age);以及于2008年出版的《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在不可预测的未来如何带动创新》(Insatiable Curiosity:Innovation in a Fragile Future)等等。

Nowotny教授对「不确定性」这概念并不陌生。她成长于奥地利维也纳,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历,促使她探索战争的因由。年轻的Nowotny获家庭的支持,特别是在母亲的鼓励下,考进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当时很少女士有机会修读大学课程。1959年,她以优异的成积获颁法律博士学位。

毕业后,她遇到女性在职场常见的无形之墙。初期她申请刑事学系助理教授的教席,不获考虑,理由是她是女性。其后她与负责招聘的教授据理力争,结果与教授达成共识,即若有一位比她拥有更佳资历的男士获选,她便心悦诚服。最终,Nowotny得偿所愿,获聘就任。这段经历后来引发她对性别歧视进行研究,并关注女性在机构内的领导角色。

机缘巧合,Nowotny教授随后转攻社会学。20世纪60年代中期,她陪伴丈夫移居纽约。由于教授的法律资历在美国难以寻获合适的工作,她决定另辟蹊径,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Paul F. Lazarsfeld 和 Robert K. Merton这两位现代社会学殿堂级教授的指导。

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专攻宏观社会学及其论证的方法。完成博士论文后,她返回维也纳,应聘出任该地高等研究院属下社会学系系主任。嗣后,她相继在伦敦国王学院、剑桥大学、比勒费尔德大学 、柏林科学学院以及巴黎高等社会科学学院等着名学府担任教研工作。

在研究休假年期间,教授往剑桥进修,并出任学院「科学、技术与信仰」课程的导师,因此加深了她对科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的认识,最终导致她埋首研究STS。她在国际舞台上的双轨发展,始于她回到维也纳期间,出任联合国驻当地的欧洲社会福利政策与研究中心为主任。教授非线性模式的科研工作,在宏观管理学和宏观政策的范围内,贡献良多。

Nowotny教授在研究AI时,发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的影响日趋广泛而深远。从发明书写时期开始,人类便藉着不断创新,提高对环境的驾驭力。近几个世纪,科技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知识如泉喷涌,深深影响人类的生活,成果毁誉参半。一方面,我们努力应对内燃机、原子弹、和AI操控人类行为带来的恶果。另一方面,只是从中文大学研究得来的结论,我们已知道创新知识能促进公共卫生,为社会谋福祉。在气候变化方面,我们也明白可善用AI 来保护地球。

然而,我们应明白,科学的发展不会从天而降。社会需要理解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人才需要培训,科研项目更需有足够的资助;当然,发展的过程亦要有适当监管。这正是Nowotny教授的研究,为何能造福世界。她认为人类不单要努力改善现有环境,善用AI,还要以虚怀若谷的心态拥抱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她这主张,掷地有声,影响深远。我们每每抱着理所当然的心态,毫不思索便使用垂手可及的工具;教授告诫我们,在应用AI生成的工具时,要摒除这心态,并对AI的应用严加管控,以确保安全并防止滥用。话说回来,AI毕竟无法取代人类的智慧。

Nowotny教授最近参加一个以AI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在小组交流中,与会者测试利用AI撰写俳句(根据日本古时代和歌格式而创作的定型短诗)。教授回想在她的着作《我们信任的人工智能 》一书中,曾指出尽管AI能以秒速完成诗句,但内容往住空洞无物,未尽如意。于是,教授在会议的归途中,若有所思,从容地写了一首俳句,末句是:未来需要智慧。

纵然AI能竭力为我们提供适时的预测,人类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为此,我们更需要智慧导航,迈步向前。主席先生,教授才德兼备,卓尔不群,孜孜无怠,惠泽社群。谨恭请阁下颁授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予Helga Nowotny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