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77届大会 (2014)刘遵义教授荣誉法学博士 |
刚好一百年前多一点,一位来自陕西名叫于右任的年轻人获孙中山先生委任为交通部次长。他写过诗讽刺时弊,有一段时间为逃避清廷的通缉而流亡,也办过几份报纸。他后来到西北地区统筹革命活动;曾领导创办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三所学府;在国民党政府内担任过监察院院长一职;还编成一册《标准草书千字文》。他在今天已被公认为一位现代中国书法大师。 于右任两岁时其母离世,由其伯母房太夫人抚养成人。当伯母的孙女(其侄女)的父亲离世后,他就负责养育他的侄女。于右任的侄女有一个儿子(其外侄孙),以他为榜样,深受他的启发;该男孩的祖父刘侯武曾任广东省广西省监察区监察使,同样为男孩所景仰。这个男孩最后成为知名学者和领袖,更是本校的第六任校长。 领袖之才,不论在任何界别,均有洞识其所服务的机构及社会当前情况,以至带领机构更上一层楼之气魄。刘遵义教授的领袖之才,在多个范围包括经济学、大学行政、中国经济和香港社会发展得以展现。 刘遵义虽然在贵州出生,却在香港的圣保罗男女中学接受幼稚园、小学与中学教育,其后于一九六四年获美国史丹福大学学士学位,并分别于一九六六年和一九六九年取得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硕士与博士学位。他决定选择做经济学家而非工程师也是受到一位长辈的启发。他在史丹福大学的教授令他悟到,经济学既可理性地解释社会行为,亦有可能造福社会。 刘教授一九六六年到史丹福大学任教,一九七六年晋升为经济学教授,一九九二年成为首任李国鼎经济发展讲座教授。一九九七至一九九九年,他担任史丹福经济政策研究所主任。他专长于研究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以及东亚经济,对中国经济尤其有心得。他着有、合写或编辑了五本书,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超过一百七十篇涉及多个范围的论文。他也获选为多个着名学术机构之荣誉资深研究员或院士,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研究院,以及国际欧亚科学院。 刘遵义教授在学术上一个重要贡献,是他于一九六六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计量经济模型,自此亦不断加以改良。这是很有远见的一步,为一个复杂的现象提供有理据的学术解释,亦令他在其专业范围发挥领导地位。刘教授在这个基础上继续不断对中国社会作出了极大贡献,数十年来向中国领导层默默地提出他对中国经济发展极具影响力的意见。其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影响较其出任第十一和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顾问等正式公职,可能更重要而深远。 刘教授对香港亦建树良多。他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汇基金谘询委员会委员及其辖下的管治委员会主席及货币发行委员会委员。他曾任香港特区政府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也是经济机遇委员会、策略发展委员会、廉政公署贪污问题谘询委员会,以及多个高层顾问组织的委员。他是多间公司的董事局成员,曾于二零一零年九月开始担任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直至今年九月退休。香港特区政府于二零一一年向他颁授金紫荆星章,以表彰他对香港的贡献。 刘教授既是学者,也是社会和国家所信赖的顾问,他亦光大了他那不凡的家族传统,成为出色的领袖。而他最为我们熟悉的是他作为中大前任校长的身份。刘教授于二零零四年七月一日获委任为香港中文大学第六任校长,至二零一零年六月三十日离任。他现为中大全球经济与及金融研究所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 在任校长期间,刘教授建树良多,包括监督中大作全港首间由大学资助委员会质素保证局所进行的质素审核,中大获得极高评价。在他众多的贡献里也许有两项的影响最深远。第一是他领导大学在招生和学术交流中树立新方向,为中大奠下进一步国际化的重要基础。第二,刘教授积极领导大学成立五所新书院,令中大得以容纳于二零一二年恢复四年学制时额外招收的三千名学生。刘教授深具远见,认为一些规模较小而全宿的书院,可让师生更积极参与书院生活和学习。刘教授的远见,促成了中大五所新书院—晨兴、善衡、敬文、伍宜孙及和声的成立。这五位新成员书院为大学带来新气象,绝对是刘教授之功。 刘遵义教授是经济学家、大学领袖,也是国家及香港政府可信赖的顾问,成就卓越,本人谨请主席阁下颁授荣誉法学博士衔予刘遵义教授。